【集萃網觀察】
12月30日,廣州博物館原創專題展覽“戶上千色映羊城——廣州博物館藏廣式彩色玻璃窗展”在鎮海樓展區惜今閣拉開帷幕。
首個“滿洲窗”專題展覽
廣州素為中西文化交流前沿地,曾在晚清、民國廣府民居廣泛使用的廣式彩色玻璃窗,具有獨特的時代性和地域性,是廣州及珠三角地區涌現的建筑視覺符號,展現了廣州人放眼世界的胸懷、創新求變的態度,具有不可替代的工藝及精神價值。
據介紹,廣州博物館作為這座城市記憶的收藏者和維系者,歷來秉承有溫度、有情懷的辦展理念。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的指導下,廣州博物館經多方努力,系統征集了原本散落在珠三角地區各處近代民居中的400多件廣式彩色玻璃窗,讓這批嶺南建筑中獨具代表性的構件順利安家。經過幾年潛心研究,從中甄選74件精品,并整合社會資源,讓文物活起來,推出本次原創專題展覽。
中西互融,締造廣式浪漫
廣式彩色玻璃窗由中式傳統木窗欞鑲嵌彩色玻璃而成,俗稱“滿洲窗”。本次展覽分為三個部分:堅守傳統——中式韻味的木窗欞、取長固本——異趣斑斕的彩玻璃、耀眼“南風窗”。通過深入解讀木質窗欞的結構、樣式設計和玻璃工藝的種類和演變,展現近代中西文化激蕩中的廣州城市文化與人文精神,喚起民眾對本土文化的關注與保護意識。
廣州因地利之便,率先習得套色玻璃刻畫工藝,廣式彩色玻璃窗正如《廣州竹枝詞》所云,“五色玻璃三面月”,熠熠生輝,開創了獨有的廣式浪漫。海棠、方勝、盤長、燈籠錦、四合如意,廣式玻璃窗的欞花透著期盼團圓美滿、吉祥富貴的傳統思想;方圓鏡內博古紋、蘭草紋、山水紋、羅漢紋,詩畫雅景,填滿了東方的風韻和寫意;從洋花圖案到“居派”畫稿,洋為中用,寫滿了商港人文的溫度和氣息。既有爭芳斗艷的入世,也有不逐名利的淡泊,廣州人兼收并蓄、海納百川、銳意創新的精神在一扇扇彩玻窗扉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重點文物賞析

寶相花圓鏡格心套紅博古紋玻璃窗 晚清民國
此窗以“寶相花”欞花接“圓鏡”開光作為格心樣式,中部嵌蝙蝠銅錢圖樣套紅玻璃,周圍鑲嵌綠、藍、黃單色玻璃。格心指的是窗的通透部分,主要由窗欞構成,傳統窗式格心空隙無遮蓋物或糊紙,而廣式彩色玻璃窗用各色玻璃嵌入。“寶相花”紋樣是魏晉南北朝以來伴隨佛教盛行的傳統吉祥紋飾,是以蓮花、牡丹、菊花為雛形進行藝術處理組合而成的;蝙蝠與銅錢組合在一起,有“福在眼前”的吉祥寓意。
為充分展現廣州彩色玻璃窗的文化底蘊,營造濃郁的廣府人文氛圍,廣州博物館在開展儀式上,精心準備了廣東音樂演奏、《西關小姐》舞蹈等多個環節,特意邀請了粵曲音樂家、紅線女藝術中心前藝術部副部長梁文通先生領奏。此外,現場還展示了本館與首飾設計教學經驗豐富的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團隊開發的“廣窗”主題系列文創裝飾品,以及邀請著名蝶畫工藝大師梁森泉先生創作的“千色幻蝶彩——彩色玻璃窗創想蝶畫”作品,著力推介廣式彩色玻璃窗在現代裝飾藝術中的探索成果。
另外,在新年伊始、春節假期來臨之際,廣州博物館還策劃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手工制作體驗活動,陪伴羊城的市民游客歡度佳節;春節期間還會推出“廣式彩色玻璃窗”主題研學項目,將帶領青少年學生或前往嶺南園林探春賞窗,或找尋非遺玻璃工坊訪師學藝。
來源:南方都市報、中國社會科學網